110學年第2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2675 課程學制 碩博
科目代碼 SEC0066 課程名稱 科學學習特論
英文名稱 Topics on Science Learning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科教所(碩)碩博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涵蓋之主題包含:古典學習理論、行為學派與格式塔、個人與社會建構、人類認知結構、記憶與知識的存取、學習動機、問題解決、遷移、專家與生手、思考歷程、語言及理解,後設認知等,進而思考這些研究主題在科學教、學上之啟示。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瞭解認知與學習相關理論與議題 碩士:
 1-3 熟習認知與科學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1-4 具備研究認知與科學學習的能力
博士:
 1-3 熟習認知與科學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1-4 具備研究認知與科學學習的能力
2. 瞭解當前學習相關心理學研究對科學學習的意涵 碩士:
 1-10 具規劃研究設計及執行資料分析的能力
 4-3 具有抱持懷疑的求知態度
 4-4 能據理力爭
博士:
 1-10 具規劃研究設計及執行資料分析的能力
 4-3 具有抱持懷疑的求知態度
 4-4 能據理力爭
3. 能利用所學分析於當前的學校科學課程設計 碩士:
 1-5 能應用科學學習理論於實務工作上
博士:
 1-5 能應用科學學習理論於實務工作上
4. 能對當前科學學習問題提出反思與解決之可能性 碩士:
 1-6 熟悉科學課程發展沿革並能批判反思
 1-7 具設計、發展及評鑑科學課程之能力
 3-3 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與解決教學問題
 4-5 尊重智慧財產權
博士:
 1-6 熟悉科學課程發展沿革並能批判反思
 1-7 具設計、發展及評鑑科學課程之能力
 3-3 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與解決教學問題
 4-5 尊重智慧財產權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楊芳瑩
教學進度與主題

本課程嘗試以線上加面授的形式進行。

本課程分兩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目的在於介紹學習理論的演進,了解各理論背後的哲學及心理基礎;第二階段則著重於目前心理學主流:認知科學研究,主要探討人類認知結構、知識的建構與存取、認知發展等主題在學習上的意涵。上課方式主要以線上課程、線上互動討論及合作學習為主,有數週需入教室教學,以文獻回顧及議題討論為主。近期末將安排書報討論,由學生上台,報告指定文獻探討內容(見課程要求),並帶領討論。

    第一週:課程介紹 (面授)

    第二週:行為學派與格式塔

    第三週:皮亞傑認知結構 與 社會建構

    第四週:文獻回顧 及議題討論(面授)

    第五週:認知結構(大腦結構)與訊息處理   

    第六週:心像

    第七週:知識表徵

    第八週:文獻回顧 及議題討論(面授)(期中考)

    第九週:記憶的儲存

    第十週:記憶的提取

    第十一週:問題解決

    第十二週:專家與生手

    第十三週:文獻回顧及議題討論 (面授)

    第十四週:科學思考歷程 

    第十五週:科學閱讀與理解

    第十六週:文獻整理及討論 (面授)

    第十七週:期末報告 (面授)

    第十八週:期末報告及期末檢討(面授)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授課教授講解課程主題
討論法 學生必須於課前熟讀文獻,並於線上討論區提出問題相互討論。
合作學習 線上作業合作完成
媒體融入教學 線上授課與教學材料
專題研究 針對課程內容中,某一學習主題進行專題研究
其他 期末於課堂中分享專題研究成果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期中考 30 % 紙筆測驗 (線上繳交)
課堂討論參與 20 % 參與線上文獻探討及課堂討論
出席 10 % 出席並預讀上課內容
專題 40 % 個人專題報告
參考書目

1. Phillips, D. C. & Soltis, J. F. (2004).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 Anderson, J. R. (2009).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NY: Freeman and Company

3. 其他參考文獻 (新近期刊論文)

版權所有 © 202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