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年第2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717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U0292 課程名稱 中國文學史(二)
英文名稱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I)
全/半年 必/選修 必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學)2年級乙班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中國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小學(文字、聲韻、訓詁)堪稱本系最基礎的學科,分別負責為同學未來的文學研究、哲學研究、方法學訓練打下基礎。中國文學史係在大一「國文」的基礎上,為大二同學介紹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流變史,既為同列核心必修的文選、詩選、詞選、曲選等課程補充知識背景,也有利同學未來延伸向專家詩、專家詞、專家曲、專家文、小說選等基本選修、進階選修課程;且由於研究所考試將此列為必考科目,高中國文教師甄試亦極重相關涵養,因此教學任務甚至必須延伸至畢業以後的下一個求學或教學階段。本課程一般自古至今循斷代史方式講述,在每個斷代部分又慣依詩、詞、文、小說、戲曲分門別類,旨在為同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熟悉中國文學的發展與流變,能夠鑑賞各時代的名家與名篇,並對其間內在或外緣的發展動因有所掌握。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了解中國文學發展的動因,培育研究傳統中國學術與文化之基本素養,發揚古典風華,兼具現代視野。 學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3-4 具備人文關懷能力。
 4-1 具備人文素養。
2. 培育古典文學之鑑賞、分析與寫作能力。 學士: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4-2 能遵守語言基本規範。
3. 培育未來擬投考研究所、擬從事高中高職與國中國文教職者所應具備之專業知識。 學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2-2 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胡衍南
教學進度與主題

*本課程為數位課程,提供國文系及校內外大學生選修。又, 本課程已加入「全球遠距學院」,境內外社會人士亦得透過該平台選修。

【第五講】隋唐五代文筟

 1.隋與初唐詩歌:第一週, 02/23, 面授課程

 2.盛唐詩人與李白:第二週, 03/02,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3.杜甫與中晚唐詩人:第三週, 03/09,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4.古文運動:第四週, 03/16,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5.傳奇與變文:第五週, 03/23, 同步遠距線上教學

    ※第一次段考(隋唐五代文學)及學習歷程反思:第六週, 03/30, 面授課程

【第六講】宋遼金元文學

 1.詞:第八週, 04/13, 面授課程

 2.詩歌:第九週, 04/20,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3.散文:第十週, 04/27,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4.小說:第十一週, 05/04, 非同步遠距錄影教學

 5.戲曲:第十二週, 05/11, 同步遠距線上教學

    ※第二次段考(宋遼金元文學)及學習歷程反思:第十三週, 5/18, 面授課程

【第七講】明清文學

 1.戲曲:第十四週, 05/25, 面授課程

 2.小說:第十五、十六週, 06/01、06/08, 非同步遠距錄影課程

    ※繳交期末報告:6/10以前

 3.詩文:期末自主學習, 非同步遠距錄影課程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討論法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25 % 非同步遠距錄影課程均有指定之「限時作業」,同步遠距線上教學有指定之「即時測驗」, 以上表現視同作業成績
期中考 50 % 本學期有兩次期中考(段考)
報告 25 % 期末報告
參考書目

【指定教科書】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南)

*黃文吉(主編):中國文學史參考作品選(台灣學生書局)

【其他參考用書】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華正書局)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灣學生書局)

宇文所安等:《劍橋中國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傅璇琮、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遼寧人民)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萬卷樓圖書公司)

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駱玉明:《簡明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韓經太:《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