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
![]() |
一、課程基本資料 |
開課序號 | 0910 | 課程學制 | 大 |
科目代碼 | 01UG006 | 課程名稱 | 臺灣小說選讀 |
英文名稱 | Selected Readings in Taiwanese Novels | ||
全/半年 | 半 | 必/選修 | 通識 |
學分數 | 2.0 | 每週授課時數 | 正課時數: 2 小時 |
開課系級 | 通識 | ||
領域類別 | 97-105入學:藝術與美感 ;106-108入學:語言與文學 藝術與美感 | ||
課程簡介 | 配合核心通識課程藝術與美感領域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深度閱讀台灣經典小說的能力,並引導學習賞析小說的方法。從人物塑造、題材來源、情節結構、敘事觀點、場景描繪、語言文字等關鍵,以增進學生賞析文學作品美感的能力。導引探索台灣小說的歷史脈絡(context),討論藝術的創作背景、歷史事件、社會情境,並分析小說中的象徵、意象等文學要素,以及虛構/寫實等藝術表現的議題。以時代為導讀的先後順序,規劃以教師講述、問題討論、分組報告、教學網站交流以及影片賞析等方式,增進學生閱讀的興趣,以重新省思文學與現代生活的關連性。 | ||
課程目標 | 對應基本素養 | ||
1. 習得閱讀台灣小說的方法 |
學士: 4 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 5 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 |
||
2. 培養學生具備美學、倫理現代公民核心素養。 |
學士: 3 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 6 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 |
||
3. 以「問題導向」及「以學生主體」的活動,提昇自主學習的能力。 |
學士: 1 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7 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 |
||
4. 引發省思文學作品與現代生活的關連性,期許年輕學子關懷臺灣為終極教育目標。 |
學士: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8 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
二、教學大綱 |
授課教師 | 林淑慧 | ||
教學進度與主題 | |||
18週的進度預定如下: 導覽應用資料庫以廣泛蒐尋台灣小說參考文獻的方法。 3.講解期中報告的方法及步驟,分組討論準備事宜。 4.台灣小說賞析的方法 (二) 講義:林淑慧,〈日治末期《風月報》、《南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 5.日治時期:楊逵〈送報伕〉選讀與賞析 6.師大通識講座 講義:林淑慧,〈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鍾肇政《滄溟行》、李喬《荒村》的歷史敘事〉 8.日治時期:呂赫若〈牛車〉選讀與賞析 9.日治時期: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選讀與賞析 10.日治時期:楊千鶴〈花開時節〉選讀與賞析 11.戰後時期:王禎和〈香格里拉〉選讀與賞析識講座 13.講義:林淑慧,〈歷史創傷與行旅記憶:吳濁流作品的戰爭敘事〉 【台灣百年人物誌】:吳濁流影片賞析 【台灣作家身影系列】:楊千鶴影片賞析 賞析台師大圖書館典藏台灣作家紀錄片改編成的電影。 14.戰後時期:黃春明〈蘋果的滋味〉選讀與賞析 賞析台師大圖書館典藏台灣作家紀錄片及小說改編成的電影。 15.戰後時期:白先勇〈遊園驚夢〉選讀與賞析 16.戰後時期:拓跋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選讀與賞析 17.講義:林淑慧,〈遠遊的共鳴:《兩個芙烈達‧卡蘿》、《驅魔》的自我定位〉 18.成果分享 觀摩與回饋
|
|||
教學方法 | |||
方式 | 說明 | ||
講述法 | 老師講述重要概論及理念 | ||
討論法 | 全班分組研讀小說主題,依進度報告並參與討論。 | ||
問題解決教學 | 教師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力。 | ||
合作學習 | 分組期中報告 | ||
專題研究 | 進行另類閱讀理解方式。 | ||
評量方法 | |||
方式 | 百分比 | 說明 | |
作業 | 25 % | 資料蒐集與整理的分組書面報告 | |
課堂討論參與 | 30 % | 課堂發表、資料蒐集、討論 | |
出席 | 25 % | 出席統計 | |
專題 | 20 % | 依據資料的蒐集成果與口頭報告加以評量 | |
參考書目 |
1.教師自編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