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ourse Outline
Spring , 2018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I.Course information
Serial No. 0902 Course Level
Course Code LSU0048 Chinese Course Name 資訊學原理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cs
Department 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Learning Sciences
Two/one semester 1 Req. / Sel. Sel.
Credits 3.0 Lecturing hours Lecture hours: 3
Prerequisite Course
Comment
Course Description
Time / Location Tue. 2-4 Main 23-04
Curriculum Go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partmental Core Goal
1. 了解資料、資訊與知識在電腦中的表徵、儲存、檢索與管理 College:
 1-1 To possess the domain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learning sciences
2. 了解資訊科技在不同場域中的角色與應用  
3. 了解資訊科技的使用所帶來的個人、組織、社會等層面的議題  

II. General Syllabus
Instructor(s) KE,HAO-REN/ 柯皓仁
Schedule

一、課程簡介

資訊學(informatics) 乃是一門探討資訊科技在各領域上的設計、應用、使用及影響的跨領域科學,著重於運用資訊科技在特定應用領域中資訊的產生、儲存、處理、傳遞、檢索、管理、分析、綜整。

資訊科學含括了資訊處理實務與資訊系統設計管理,做為學術領域,資訊學是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的應用形態。資訊學領域在建構介面、組織、科技與系統的同時,考量了人與資訊的互動。也因此,資訊學有極大的廣度並包含計算機科學、資訊系統、資訊科技和統計等學科的相關理論與實務在內。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無論個人或組織逐漸以數位化的方式處理資訊,這也導致資訊學研究朝向電腦運算、數學、生物、認知、社會等方面發展,並探討資訊科學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由於資訊學強調應用於特定領域,故此衍生了教育資訊學、健康資訊學、社會資訊學、生物資訊學、博物館資訊學等;因此,亦有人指稱資訊學乃教育學、醫學、社會學、生物學、博物館學的子專業。

本門課將介紹資訊學的基礎原理,著重在運用資訊科技及工具於資訊產生、儲存、處理、傳遞、檢索、管理、分析、綜整的過程中,並因資訊科技的使用所帶來的個人、組織、社會等層面的議題。

透過本課程,同學將能夠深入:(1) 資料、資訊與知識在電腦中的表徵、儲存、檢索與管理;(2) 資訊科技在不同場域中的角色與應用;(3) 因資訊科技的使用所帶來的個人、組織、社會等層面的議題。

為使同學們能具備規劃及實作能力,本課程將以分組方式讓同學進行期末專題。

二、課程大綱 (視上課情形調整)

2/27資訊學導論
3/6資訊與資訊生命週期
3/13資訊素養與圖書館電子資源
3/20HTML 5 (I)
3/27HTML 5 (II)
4/3校際活動週
4/10演算法 (I)
4/17演算法 (II)
4/24課堂期中考
5/1CSS 3 (I)
5/8CSS 3 (II)
5/15人資互動導論
5/22資料探勘導論 (I)
5/29資料探勘導論 (II)
6/5資訊科技與社會
6/12關聯式資料庫導論 (I)
6/19關聯式資料庫導論 (II)
6/25期末考

 

Instructional Approach
Methods Notes
Formal lecture 教科書內容講述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案例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
Cooperative learning 以小組方式進行問題解決教學
Case studies 期末專題,合作發展資訊學應用專題
Grading assessment
Methods Percentage Notes
Assignments 30 % 各單元小作業,評量學生對各單元理解能力
Midterm Exam 15 % 評量學生對課程單元個別與整合理解能力
Final exam 20 % 評量學生對課程單元個別與整合理解能力
Class discussion involvement 5 % 瞭解學生對課堂上各項議題的專注程度以及與授課老師之互動
Attendances 5 %  
Case study reports 25 % 以分組實作方式統整本課程各項議題,評量學生整體理解程度
Required and Recommended Texts/Readings with References
  1. Brookshear, J. G. & Brylow, D. (2015). Computer science: An overview, 12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 Rubin, R. E. (2004).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3rd edition.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3. 陳惠貞 (2017)。一步到位!RWD網頁程式設計:用HTML 5、CSS 3、Bootstrap打造響應式網頁。臺北市:旗標。